感谢白宇君先生投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喜欢青铜器的朋友可以添加小编微信多多交流:
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与朱雀是神话中光明的那一方。而与之相呼应的黑暗一面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凶兽”混沌、穷奇、梼杌与饕餮。
关于饕餮的历史记载很多: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山海经·北山经》也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páo xiāo)即是指饕餮。
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中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地位最为突出的一种装饰母题。
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夏朝是神话传说的时代,不可信,春秋战国文献中所谓夏代的鼎,实际上所指的就是商周青铜器。而商周青铜器上刻画的装饰图案,几乎全是动物。图案既有蛤蟆、龟、鱼等现实中存在的动物,也有一类是需要用古文献里的神话动物名称来指称的,其中最多的,便是兽面纹。
兽面纹广泛存在于商周青铜器上,而且一般占据最显眼的位置。商周青铜器上这种概括夸张的动物纹饰和造型都呈现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气氛和力量,李泽厚先生称之为“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是因为这些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这些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的反映了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
自北宋以来,这种兽面纹就被人们称为饕餮纹了,原因应该是面目狰狞的纹饰形象与贪得无厌的凶兽饕餮在气质上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吧!所以这种饕餮纹一直被认为是劝诫人们不要贪婪的含义。然而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解释。青铜礼器是国之重器,一般仅由贵族(他们本身也是巫师)用于祭祀,而青铜器上的纹饰,亦与祭祀有关。
转发,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
你说你喜欢青铜,你却不懂它的铸造
你说你喜欢瓷器,你却不懂它的年代
你说你喜欢玉器,你却不懂它的价值
所以请不要说你喜欢古玩
因为你连“古藏社”都没有关注